铝及铝合金前处理磷化膜的实验分析
铝及铝合金表面同钢铁、锌一样都可形成足够重量的磷化膜,膜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金成分,在同等条件下含铜铝合金形成更重的磷化膜,而纯铝上则较轻。
表面调整,特别是经过锌置换的铝合金磷化前的表调是十分重要的。铝镀锌表面的磷化膜结晶完全同铁、锌上的磷化膜。不经表面调整的磷化膜结晶粗大而稀疏;经表面调整的磷化膜结晶细而密。
从磷化时间考虑,在本试验中要得到满意的膜重,无镀锌时需较长的时间,而镀锌后只需20-120s。
从涂装角度看,镀锌后磷化膜的涂装性远优于无镀锌层的磷化膜。镀锌层较好大于0.7g/㎡,较佳磷化时间1min;无置换锌层磷化时间较好大于5min。低于5min膜重小于2.0g/㎡,漆膜结合力降低,不过磷化膜的生成速度较终取决于磷化液成分。
锌置换后磷化的较大优点是不受溶液中F-的限制,即使无F-条件下同样可以磷化,这样不仅给钢铁、锌、铝组合件的处理带来方便,而且溶液的控制也更容易。
【文章来源于:合肥祥和磷化涂料有限公司 xhtllh 】
相关建材词条解释:
磷化
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,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9年获得的专利(B.P. N o.3119)。从此,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。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,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。一战期间,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。1909年美国T.W.Coslet将锌、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。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,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。Parker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配制磷化液,克服了许多缺点,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lh(1小时),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10min。 1934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,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。二战结束以后,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进展,只是稳步的发展和完善。磷化广泛应用于防蚀技术,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。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重要改进主要有:低温磷化、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、连续钢带高速磷化。当前,磷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质量、减少环境污染、节省 能源进行。
镀锌
近年来,随着镀锌工艺的发展,高性能镀锌光亮剂的采用,镀锌已从单纯的防护目的进入防护-装饰性应用。镀锌溶液有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两类。氰化物镀液中分微氰、低氰、中氰、和高氰几类。无氰镀液有碱性锌酸盐镀液、铵盐镀液、硫酸盐镀液及无氨氯化物镀液等。氰化镀锌溶液均镀能力好,得到的镀层光滑细致,在生产中被长期采用。但由于氰化物剧毒,对环境污染严重,近年来已趋向于采用低氰、微氰、无氰镀锌溶液。
铝及铝合金前处理磷化膜的实验分析
2020-03-01 浏览: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