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具之家讯:最近,上海某报刊载了一篇文章,其主要观点是"讲上海话没文化",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批评与争论。
王瑞东认为,这个观点不免偏颇。如果简单的说讲一种方言就没文化的话,那么以此类推,广东话、四川话、东北话、山东话、河南话、陕西话、兰州话……是不是就都没文化了?倒推的结果只有一个:中国人都没文化。因为几乎没个中国人都会一种方言,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方言。
中国幅员辽阔,方言的种类繁多。别说是省区之间的方言迥异,就是在北方的许多地方,相隔一个县城甚至是一个乡镇,语言就大相径庭。方言有其特定的文化魅力,而这种魅力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。所以,方言必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。
问题的关键是,我们该如何使用方言,什么时候该用,什么场合不该用。王瑞东的观点是:在企业里,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就不适合使用(或过多地使用)方言。换言之,企业,应该有自己的官方语言--尤其是那些全国性的公司。
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。当时在一家全国都很有名的企业里工作。该企业的员工有四大类:企业原有的"正式员工";该企业并购异地企业后一并接收的员工;总部招聘的员工;分公司招聘的员工。于是,在该企业尤其是在各地的分公司中就出现了一道奇异的景观:该企业所在地的本土方言、兼并企业所在地的方言(而且不止一地)、分公司所在地的方言、讲普通话的员工…… 是真正意义上的五湖四海,语言荟萃。
太杂的方言显然对公司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。比如,开会时,许多企业领导讲的是满口方言或者"地方普通话",这对于来自异地的员工来说,听起来就异常费劲。会议沟通的效果也必然打了折扣;更有甚者,开会本是正常的"普通话"频道,可突然之间就转向了方言,与同乡的同事用家乡话来单独沟通。这时候,对于那些听不懂他们方言的员工来说,完全被晾在了一边,即使没有主观上的歧视,也造成了客观上的心理"分裂"。
再看看平时,讲普通话的一般喜欢和讲普通话的交流;讲方言喜欢和讲方言的一起扎堆,无形之中,语言成为了团队融合的藩篱。
要想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大企业,名企业,就需要吸收本区域内最优秀的人才;要想成为全国性的大企业,著名企业,就需要吸收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人才;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,就要吸收全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。
吸收了不同区域乃至不同国家的人才,文化融合首当其冲。而在文化融合中首推沟通,而沟通,首要的是语言。如果在一家完全是中国人的公司里,连中国人都听不懂中国人说的话,那就说明,我们连"国内化"都还没有完成,又何言"国际化"?
之所以是上海的报纸率先提出了"讲上海话没文化"(尽管观点偏颇),我想,那是因为:上海,正行进在重新夺回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宝座的征途上,所以,与其他城市相比,上海的"国内化"更显迫切而重要,因为,国际化首先要做到国内化。
中国企业,是不是该拥有自己的官方用语呢?当然,这对许多企业来说是有相当的困难的。比如,企业老总四五十岁了,一口浓重的方言,学起普通话来确实也很"费劲",从老总身上就很难开始。但,只要向普通话尽量靠拢,并不影响大局。其实,除了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,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,君不见,用普通话唱歌的时候,那是个个都相当的流利。
王瑞东的体会是,讲方言能让人聪明,而讲普通话则可以拓展视野,提升思维的层级,而学一门外语则不仅让我们更加聪明,而且也将帮助我们与国际接轨。所以,作为当代的中国人,我们除了会讲方言,还要讲好普通话,再力争学习一门外语。
模具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塑胶,塑料,模具,模具设计,塑胶模具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塑胶模具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,拥有最便宜的塑胶模具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,敬请登陆模具之家:http://muju.jc68.com/
模具百科|您的企业有“官方用语”否?
2016-08-22 浏览:47